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牡丹區(qū) > 正文
作者: 時蘇建 王振宇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03-22 09:49
3月15日,在牡丹區(qū)安興鎮(zhèn)江莊行政村,劉錫建正在張貼宣傳標語,向村民宣傳文明鄉(xiāng)村建設工作。
今年63歲的劉錫建是棗莊山家林煤礦子弟小學的一名教師,退休后回到菏澤牡丹區(qū)安興鎮(zhèn)江莊行政村的老家居住,出身書香門第的他自幼便喜愛寫作,也總想利用退休后的閑暇時光發(fā)揮自己的余熱,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做點兒奉獻。于是,他便拿起筆做起了村里的文明義務宣傳員。
“劉老師總是時刻留意村里發(fā)生的文明現(xiàn)象,隨時記錄在筆記本上,采寫村里孝親敬老、助人為樂、友善鄰里、和睦家庭等方面的‘新聞報道’,在全村的微信群里發(fā)布,及時把一些正能量的內(nèi)容傳遞到全村各家各戶?!痹摯妩h支部書記劉廣龍說。
村里有位村民王某,過去對父母不管不問。劉錫建得知情況后,經(jīng)常寫一些孝親敬老小故事發(fā)給王某看,還經(jīng)常做王某的思想工作,告訴他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,兒女一輩子也報答不完,對老人不孝敬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等。在他的影響下,王某慢慢地改變了對待父母的態(tài)度,又是給父母買米買面買衣服,又是問寒問暖悉心照顧。王某懊悔地對劉錫建說:“劉老師,是您教育了俺怎樣做人,俺才能及時懸崖勒馬,真的非常感謝您!”
疫情防控期間,劉錫建充分利用村里的黑板報園地,第一時間畫漫畫、摘錄疫情防控知識,編寫“防疫情、信科學、有方法、莫恐慌”等大紅標語張貼在村里的大街小巷,讓村民更好地了解疫情防控知識。他本人也與村志愿者并肩戰(zhàn)斗在疫情防控一線。村民們看到標語后,都很自覺地少出門、戴口罩、不聚集、不傳謠。他的做法受到了村民的廣泛稱贊。但每每有人稱贊他時,劉錫建總是說:“只要能為村民服務,我的心里就感覺很舒坦?!?/p>
黨委政府倡導移風易俗,劉錫建就配合村“兩委”、村紅白理事會,按照上級有關精神和村規(guī)民約等,寫黑板報、張貼標語,積極進行宣傳。去年,村里有一位老人去世,正趕上疫情防控的關鍵節(jié)點,兒女們想操辦幾桌宴席招待客人。劉錫建得知后,就拉著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到老人兒女家里,講村里的規(guī)章制度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,講移風易俗的規(guī)定等,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,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,最終讓他們打消了辦宴席的念頭。在他的影響下,全村也養(yǎng)成了喜事小辦、喪事簡辦、文明節(jié)約的社會新風尚。
退休幾年來,劉錫建時刻牢記一名黨員的初心,默默地為全村服務?!按謇?00多戶人家,不管是寒冬酷暑,還是雨雪天氣,誰家有事只要招呼一聲,他都會熱心幫忙,有時一忙幾天也沒有任何怨言。村里修路、裝路燈、修建文明實踐廣場等,他不僅主動地捐錢捐物,而且還非常熱情地出工出力,從不要報酬。”劉廣龍說。
文/圖 記者 時蘇建 王振宇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淮安新聞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